WHP0120
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地区在清朝的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沈阳,曾也被称为“盛京”“奉天”
1634年后金皇太极将"沈阳"改名为"盛京",而这个盛京即指沈阳城,往大了也指盛京将军辖区,相当于今天的辽宁省,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多被称为辽东,再往大便包括清朝时期的吉林与黑龙江,这一大片地区也被称为东北,辽东则是连接关内与东北的枢纽。
辽东地区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其北接吉林、黑龙江,西联蒙古,东界为朝鲜,南部便是渤海,又处于清朝京师北京的东北方,经过山海关连接关内,其所辖旅顺是渤海的门户、京畿防御屏障。
明末建州女真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取辽东,迁都辽阳,后又迁都沈阳,东北地区的中心自此从辽阳转移至沈阳。
后金与明朝在辽东一带持续拉锯,后金在此地大量消灭了明朝精锐,加上明朝境内农民军起义,内忧外患双向牵制拉扯之下,明朝元气大伤最后无力回天,被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国灭。
等到1644年顺治元年,多尔衮趁明朝与农民军最后决战之际,进军关内,正遇到吴三桂派人向其乞援,清军顺势直下山海关。
于山海关之战中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紧接攻占北京,以京畿为争夺中原的基地,清军席卷天下最后取得中原政权,而盛京地区一直是被清军视为其退路和大后方,同时又是稳定的兵源基地。
清朝取得天下定北京为京城,盛京被尊为陪都,属于第二政治中心,这一地被定为满族的自留地,东北也只设八旗作为清朝的战略预备地和满族文化传承地,柳条边的设置更体现盛京地区在清政府心中的重要性,是满清的根本之地。
不过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两次鸦片战争营口成为通商口岸,盛京地区成为经济掠夺对象,甲午战争、俄国侵东北、日俄战争盛京直接成为主战场,作为清朝的根本之地本作为战略预备地存在,如今却需要京畿与吉林、黑龙江的反向支援。
清朝无力保住这个根本之地,加上日俄双方在东北纷争加剧。
从日本割让辽东半岛-三国干涉还辽-俄国强租旅顺大连-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再夺旅顺大连-俄占北满、日占南满-东北彻底成为日俄两国势力范围,严重威胁京畿安全。
京城不仅失去盛京地区在东北方的防御作用,也失去清朝的统治根基,根基之地成为列强威胁京师的基地,加上庚子之战失败,列强掀起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在四面危机内忧外患之下,仅仅十余年便走向灭亡。
就在辛亥革命爆发之际,盛京地区的旗人清军,依旧策划意图入关镇压革命军,最后在东北各地起义下破灭,盛京地区在历史的演进下慢慢失去根本之地的作用。
无力保住盛京的清朝,最终也未等到盛京挽救清廷。
#历史##清朝##中国近代史##沈阳##盛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