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朝阳
![]()
有文人写道:“关东归来神仙境,钟灵毓秀在盛京”。在辽阔的中国东北平原,有一块“城市之钻”正在悄无声息的发光了……这块发光的钻石,就是“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沈阳”!
沈阳古称“盛京”(又称“奉天”、“沈城”、“沈州”),是辽宁省政治、经济、文化及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国际交往中心,同时也是辽宁—这个位于祖国东北南部的省会,还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它拥有7200余年的文明史、2300余年的建城史和400余年的建都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已经诞生了包括国徽、机床、歼击机在内的300多项“中国第一”。
它地处北纬41.20~43.04(跨1.84),东经122.42~123.81(跨1.39)的辽宁省中东部地区,坐拥面积达12860平方公里的辽河平原。它东邻铁岭、抚顺、本溪三市,南枕辽阳市,西接锦州、鞍山两市,西北与阜新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科尔沁沙地为邻。
它的主城区位于北纬41.8,东经123.4的辽河平原东北部与长白山脉的交汇地带,它的东、南两侧遍布崇山峻岭,西、北两面平畴沃野。在这里,南边的莫子山、石人山,北边的辉山、棋盘山,为沈阳筑牢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海拔仅448米的“沈阳最高峰”——巴尔虎山,则屹立于沈阳北方的辽西高地。海拔仅5米的辽中区于家房,则是全市海拔最低点,两者落差高达443米。
境内河湖众多。浑河穿城而过,携带着古老的南运河及蒲河、北沙河等河流向西流去。“中国七大江河”之一的辽河绕过沈阳西郊,柳河、秀水河、绕阳河、养息牧河等许多河流连同卧龙湖、财湖等大小湖泊在其东南方向汇入该河。在这里,东北虎、梅花鹿、东方白鹳、天女木兰等珍稀动植物在此繁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8天以上。
这里的平均气温达8C,极端高温38.3C,极端低温-32.9C,最大温差71.2C,年平均降水量720毫米,无霜期160天,属“夏少酷暑,冬少严寒,春秋短促,四季分明”的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优良的水质、清新的空气、美好的生态、珍稀的物种、多样的地形、适宜的气候,让这座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之城”。
沈阳市目前下辖沈河、大东、皇姑、铁西、和平、于洪、浑南、辽中、苏家屯、沈北新区等10个区和康平、法库2个县以及新民市,共14个县份和181个乡(镇、街道)。
目前,沈阳市已拥有常住人口924.3万人,户籍人口764.4万人,人口密度达718人/平方公里。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9028亿元,人均GDP达9.79万元/人。预计到2026年,沈阳很可能会成为中国纬度最北的“万亿GDP俱乐部”城市!
沈阳历史源远流长,自11万年前即有“农大后山人”这样的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7200多年前,一支擅长农耕、渔猎的古老族群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新乐文化”。公元前300年(2300年前),战国燕国大将秦开为“东却东胡”,在此地新建“候城”(侯,瞭望也),意为“瞭望之城”。
自前221年秦朝“一扫六合”后,沈阳先后历经秦、汉时的“望平县”,三国时的“玄菟郡”,魏晋南北朝至高句丽时期的“辽东城”,唐朝时的“沈州城”,辽、金时期的“沈州”,元朝时的“沈阳路”,明朝时的“沈阳中卫”,再到1625年(400年前)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国都“盛京”、清太宗皇太极定名国号“清”之后的陪都“奉天”,以及1912年民国成立后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张学良的治所“沈阳城”……这座城市的历史已经承载着太多!故宫、方城、中街、老八门、老北市、四塔四寺、张氏帅府,带你体验这座城市古老而厚重的历史传承。
1840年,英军“鸦片战争”的烽火曾侵吞过这里。1904年,著名的“日俄战争”曾再次爆发。1912年,辛亥革命曾在此造就了民国“奉系军阀”的辉煌。1921年,共产党的火把曾从这里燃起“星星之火”。1931年,伟大的抗日战争在这座城市打下了“第一枪”,著名的《国歌》也从这里发源。1948年,它成为中国东北“和平解放”的保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城市成为开启新中国工业化和经济改革的“先锋”,享誉世界的“雷锋”也曾在这里工作。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即在此“出征”……作为“英雄之城”,沈阳承载的记忆也是太多太多!“九一八”纪念馆、东北陆军讲武堂、东北解放纪念碑、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带你追寻红色足迹,汲取精神力量。
这里还是一片民族多元、宗教荟萃的土地。作为全球唯一仿照藏传佛教“坛城”风格修建的“和合之城”,在这里,汉、满、回、藏、蒙古、朝鲜、锡伯、达斡尔等56个民族在此生活,儒、道、佛、天主、基督、东正、萨满、伊斯兰等多个宗教在这里交融。
在这里,各路早市、夜市、美食街任君选择。抻面、烧烤、火锅、东北菜、清真菜、日韩料理等小吃美食应有尽有,让您大饱眼福!
祝福沈阳,让我们一起欢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