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大会的一个最直观的结果是,俄方参会热情很高

会议在10月23日至25日于沈阳举办,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既有官方的全体会议,也有一堆主题交流和配套活动。主办方是辽宁省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是辽宁省商务厅,大会主题写的是“开放创新、共享共赢”,目的也挺明确——推动辽宁向北开放,提升中俄各领域合作水平,力争把辽宁往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枢纽方向推一把。
组织上,这次不像走过场,活动设置围绕产业合作、贸易通道和文化互鉴来搭的。既有政策层面放在台上的讨论,也安排了企业之间面对面的洽谈,讲白了就是把宏观政策和企业实际对接揉在一起,方便大家从聊概念变成聊合同。

把日程说清楚点:10月25日上午10:00到11:00安排了全体会议。主题活动在24日和25日分了五场。24日上午9:00到11:00同时有两场,一场是地方贸易合作交流,另一场是投资合作交流,说明贸易和投融资并列、同时推进。24日下午13:30到15:30是跨境电商合作,另一个跨境物流的会在13:30到15:00,时间上有重叠,肯定是分会场并行,参会方得选。25日下午13:30到17:30专门留给B2B对接洽谈,时间最长,明显是为了把前面讨论出来的意向进一步转化为实打实的企业对接与签约。
把每场活动的重点细说一下,别只看标题。贸易合作那场主要讨论两边市场对接、通关便捷化以及商品匹配,会有地方政府和企业代表上来讲情况;投资合作场会集中介绍项目、推政策和做招商,路演和现场洽谈比较常见。跨境电商那场节奏快,会涉及平台接入、物流方案和支付结算这些具体环节。跨境物流会更聚焦在运输通道、清关流程和仓储配套,物流企业会拿出具体解决方案给人看。B2B时段给企业的时间最长,也就是把场内讨论真正落到桌面谈生意的时候。

文化配套也不少,别以为只是谈生意。10月23日在鲁迅美术学院三好校区美术馆开幕的中俄美术作品展会,一直展到29日,展出的主要是鲁迅美院和列宾美院的一些油画、版画,属于软实力交流,能给商务场景外的民心沟通加分。第二届辽宁俄罗斯商品展示交易会从23日持续到28日,在辽宁省工业展览馆2号展厅和序厅设了俄罗斯国家馆、省内分馆以及代理商展位,意在把俄罗斯的商品、品牌和渠道在辽宁市场做推介。
有个现场比较吸睛的活动是10月23日19:00—19:45在辽宁友谊宾馆1号楼二楼迎宾厅举办的辽阳皮革裘皮时装秀,名字叫“绽放皮草之美,中俄时尚盛典”。这场秀是海宁皮革城组织的,了国内一流设计师和一些领先皮革企业,既是贸易推广,也是形象展示,想让人看到辽宁在皮革裘皮服装上的出口竞争力。10月25日13:00—18:00在同一宾馆还有一个题为“全球南方合作的新路径”的学术研讨会,欧亚研究领域的学者会就百年变局下南方合作意义、辽宁—欧亚数字走廊、以及中俄新时代经贸务实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偏政策和学术层面的交流比较浓。

会期里还有考察调研环节,俄方代表会去辽宁的若干企业和项目现场看看。现场走一圈能直观感受项目的可行性,这种面对面看现场的环节常常比会场上的意向更能促成合作。至于这些考察能不能马上转成合同,还是得看会后企业之间的跟进、政策和服务是否到位。
从参与主体看,这届的覆盖面挺广:政府官员、行业企业、展商、代理商、设计师、学者都有。他们的关注点不一样,所以主办方安排并行场次,既想在有限时间里把各种合作都触达,又给人选择上的压力——想把每场都逛一遍基本不现实,得提前挑重点。对参会者来说,合理安排时间、明确目标,比在会场里盲目跑更重要。
这次能把俄罗斯联邦40个地方主体、300多位代表召集到沈阳来,确实是个信号。说明不仅仅是政府层面在推动,市场上也有对接的需求。不过,光有热情还不够,后续的落地效果关键在于签约后的服务、项目推进和双方企业的执行力。主办方这次在组织上明显下了功夫,把政府会议、企业对接、文化和学术活动并列,增加了交流触点,给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了平台。
会还在进行,25日上午的全体会议和下午的B2B对接被视为关键环节。会场里会有代表发言、项目介绍、以及现场对接,俄方嘉宾也会在会期内走访企业。能不能把现场的兴趣变成合同,接下去几天的跟进会很重要。
举报
